科右中旗瀚嘎利湖畔的风电场。 毕力格 摄
盛夏六月,骄阳似火。与天气一样火热的,是项目建设所掀起的滔滔热浪。
在远景乌兰察布叶片基地叶片车间内,工人们正在各自岗位上有条不紊地忙碌着,车间外,一排排长89米、重20吨左右的巨大风机叶片整齐排列、整装待发。
“现在整个工厂已实现满负荷生产,二期扩建项目投产后,将成为远景在海内规模最大的叶片制造基地,实现从叶片研发、生产到培训、运维等全流程笼罩。”远景乌兰察布叶片基地卖力人聂建军介绍。
“远景集团的事业和未来都在内蒙古,我们将充分发挥集团在装备制造、风电储能等方面链主企业的优势,发动和引进更多优质企业来内蒙古投资生长,加速构建零碳新工业体系,打造新型电力系统,助力内蒙古储能等新能源全工业链建设。”远景科技集团董事长、CEO张雷说。
凭据“强龙头、补链条、聚集群”思路,内蒙古紧盯行业头部企业和工业链要害环节,全力打造新能源装备制造工业链集群。2022年,全区引进多家新能源装备制造龙头企业,全年新能源装备制造工业投资达620亿元,为年初计划的1.3倍。
头顶有景物、脚下有煤炭、手中有电网,为内蒙古制造业转型升级、新能源蓬勃生长创立了得天独厚的条件。依托富厚的资源优势,内蒙古连续推动计划引领、顶层设计,优化空间结构,从全局性、前瞻性、战略性角度科学谋划新能源装备制造工业延链、补链、强链的偏向和路径。
2022年,《内蒙古自治区新能源装备制造业高质量生长实施计划(2021—2025年)》出台。凭据计划,内蒙古将统筹工业基础、区位条件、资源要素等因素,以包头市、通辽市、乌兰察布市、锡林郭勒盟等地区为重点,集中安排风电装备制造项目;以呼和浩特市、包头市、鄂尔多斯市为重点,集中结构光伏装备制造项目;以呼和浩特市、鄂尔多斯市、乌海市为重点,集中结构氢能装备研发制造项目;以呼和浩特市、鄂尔多斯市为重点,集中结构储能设备制造项目。集聚优势资源,重点建设呼和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、包头装备制造工业园区—包头稀土高新区、锡林郭勒经济技术开发区、乌兰察布察哈尔工业园区、鄂尔多斯蒙苏经济开发区江苏工业园、通辽科尔沁工业园区等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。
计划引领下,各盟市因地制宜生长新能源装备制造业,一批规模大、能级高、发动力强的新能源项目纷纷上马、新能源装备制造业蓄能起势。
鄂尔多斯市坚持以“双碳”目标倒逼工业转型、以能源结构调解发动经济结构转型、以新兴工业推动经济转型,推进新能源工业提速、扩量、成链,加速构建集能源生产、装备制造、应用示范于一体的“景物氢储车”全链条工业集群。目前,海内首个零碳工业园——远景鄂尔多斯零碳工业园一期项目已建成投产,全球最大规模的“沙戈荒”风电光伏基地——库布其沙漠新能源基地项目加紧推进。
包头市正朝着打造陆上风电装备工业集群的目标稳步前进。目前,包头市加速推动明阳超大型陆上风机工业园、龙马高端风电工业园、南高齿大型风电齿轮箱等项目投产达效。围绕延链补链,积极引进大型叶片、大功率发电机等要害零部件企业,构建明阳、龙马等龙头引领,中车电机、南高齿等主干支撑,天顺风电、金海新能源等配套企业协作共进的工业花样。
通辽市坚持把“零碳都会建设”作为推进经济高质量生长和生态情况高水平掩护的重要抓手,聚焦零碳工业生长,以低碳能源为基底,以零碳生长为引领,着力打造新能源及装备制造工业。如今,全市新能源装机凌驾火电装机规模,抵达811万千瓦,蒙春风电装备制造工业基地加速建设,年内将形成2000台套风电整机的生产能力,千万千瓦级景物储氢氨一体化零碳工业园签约实施,一批零碳工业重大项目正在集聚。
……
以呼和浩特、包头、鄂尔多斯、通辽4个基地为基础,以景物氢储4条工业链为重点,内蒙古深入开展延链、补链、强链行动,目前已基本实现新能源全工业链领悟,已形成风电装备整建制配套能力500万千瓦,光伏组件供应能力1000万千瓦,制氢设备年产能50台套,储能设备生产能力可满足13万千瓦时装机需求,景物氢储工业集群及呼和浩特、包头、鄂尔多斯、通辽装备制造基地初具规模。
“内蒙古抢抓新能源生长机缘,一手抓新能源开发,一手抓新能源装备制造全工业链生长,努力打造全国乃至世界新能源工业高地,在新能源领域再造一个‘工业内蒙古’。”自治区能源局有关卖力人说,凭据计划,“十四五”期间,内蒙古新能源装备制造业产值要抵达1000亿元以上,形成年产800万千瓦以上风电整机及其零部件、400万千瓦以上太阳能电池及组件、360万千瓦以上储能装备、5000套以上燃料电池汽车电堆系统、800台套以上制氢及工业副产氢提纯设备、40万吨以上储氢设备的生产能力。